:::
見證分享 同工 - 九十週年記念特刊 | 2004-03-15 | 點閱數: 1221

陳明志牧師

離開霧峰母會,從就讀神學院開始,至今已屆滿十八個年頭,因著時空隔閡、人事更替,以及事工的新發展,如今對母會的印象,已經越來越顯模糊。今欣逢母會設立九十週年慶典,深感以霧峰教會的一份子為榮,僅提筆藉著回憶兒時點點滴滴, 聊表對培育我信仰的搖籃---霧峰教會,無盡的感念與祝福。

 

難忘的葡萄棚下

提到葡萄棚下的記憶,已經是四十五年前的往事了。禮拜堂旁遼闊的葡萄棚下,是我上第一個主日學---「幼稚班」的教室。一台古老的風琴、幾位親切的老師,總是帶著我們,又唱、又比、又跳的。個性內向的我,在歡樂聲中,總是帶著幾分羞澀。尤其每次上課結束時,總是又期待且珍惜老師所分發給我們的精緻卡片,這一切的一切,至今依然刻畫在塵封的記憶裏。

精彩的聖誕活動

印象中,聖誕節是教會一年一度的盛會,通常都從十月份就開始籌備。在那沒有電視、沒有娛樂的年代,聖誕節慶祝晚會,幾乎是地方上的盛事。因此,晚會當天,不僅禮拜堂座無虛席,連走道都擠滿了人潮,甚至連窗櫺上也爬滿了觀眾。小小年紀的我,為了表演節目,除了變裝之外,再加上抹粉、擦口紅,真是令人興奮的經驗,表演後還有甘甜多汁的椪柑作為獎勵呢!其他包括平安夜思起亦氣(火鍋)聚餐、報佳音活動等,都留下難忘的回憶。

甜蜜的團契生活

當我年紀稍大之後,開始參加團契活動,藉著團契生活,大家彼此聯誼,也得著造就。團契生活是多彩的,除了每週定期聚會之外,也安排許多踏青、聯誼活動。例如:每逢新年初二,到尖後爬山、吃米粉湯、爌土窯等,幾乎是每年的例行活動。我們一面當主人招待,一方面也快樂的參與其中。另外:青少年時期,腳踏車是我們主要交通工具,在大哥哥、大姊姊的帶領之下,省議會、光復新村、頭汴坑蝙蝠洞、烏溪橋下,常常留下我們的足跡。

景仰的上帝忠樸

在我成長的歲月當中,總共遇到過四位牧者,第一位是衣著鮮亮、英俊瀟灑的趙聰仁牧師,由於當時年紀尚小,只知道當他離開霧峰之後移民美國。接著由一位退休的老牧者---王倚牧師前來牧會,印象中他總是以一張充滿喜樂的笑臉相迎,生活上也十分節儉,因為他還親自曬蘿蔔乾呢!第三位就是人高馬大、頗具威嚴,又精通日語的徐茂雄牧師,徐牧師在霧峰有廿二年之久,在我成長的歲月中,幾乎都是受教於他。最後一位就是平易近人、不拘小節的蔡文增牧師,蔡牧師是初代信徒,初代信徒獻身事主,真是難能可貴。

可敬的信仰前輩

在我幼小的心靈中,有許多令我尊敬的信仰前輩。例如:邊賣味精,邊傳福音劉集賢長老;每天快樂賣聖經、發單張的潘天祥長老;經常抱著海萊聖經註解的戴榮宗長老;具法律常識的魏來傳長老;擁有企業經營長才的林喬松長老、劉澄潔長老;和藹可親的劉妙長老;我所學習的表率謝德賓長老;令人逗趣的林萁來伯;戴著頭盔,騎著武(腳踏)車,以及奉獻禱告之時,詞句固定,卻真心誠意、鏗鏘有力的賴振和執事---等人,都是我所懷念、所敬重的長輩。

敬虔的信仰典範

打從懂事以來,我們全家大小,務必全守主日。由於家住尖後山區,當時因為年紀還小,尚無法走遠路,父母便用米籃挑著我們進出。當時禮拜有上、下午兩場,每個主日我們總是帶著一鍋白米飯,並到市場購買五毛錢一樣的醬菜,就這樣在大舅瑞彬家的客廳,享用起簡單卻甜美的午餐。直到下午禮拜後,家父母才又挑著孩子以及採買的米菜,攜老扶幼、浩浩蕩蕩的返回山上的家。此外,每逢山產、水果成熟,或年節製作糕餅、粿類時,家父母一向是將初熟的第一份送給牧師,留給我們敬畏上帝、疼愛牧者的典範。

堅實的信仰搖籃

以上所述雖屬兒時教會生活之片段,卻可以拼湊出一幅美麗的圖畫,就是看到上帝在每個世代、每個地方,不斷呼召人來建立教會,完成祂所託付的使命。

回顧過去九十年來,雖然環境、人、事不斷的變遷,但是上帝的教會卻永不改變,並且成為堅實的信仰搖籃,默默的孕育出,一批又一批基督的精兵、福音的勇士,承接上帝所託付時代的使命。僅此數語,懷念母會培育之恩,並衷心祈祝:因著霧峰教會,讓霧峰地區「基督磐石永固、福音燈塔長明」。

教會奉獻專戶

帳號:5852-5108-2348-00
戶名:財團法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中中會霧峰教會
銀行:彰化銀行   銀行代號:009
( 轉帳通知 必註記姓名或電話,若未填寫將以"有志奉獻"註記)